精選答案高中沒什么說的,按時早、晚自習,上課,吃飯,睡覺,三點一線。跟小學、初中一個樣。
大學體制根本不同。
第一、上課時間不分早晚,課表也不會像高中那么集中,比如上午一節(jié)課,下午兩節(jié)課,晚上一節(jié)課。后期可能就半天課了。一節(jié)課都是兩小時,中間是10分鐘休息。絕大部分學校沒有早、晚自習。每門課結(jié)課時間不同,有的課只有10周,有的18周,所以越到后面上課越少,以至于期末前就一兩門課或者沒課了,一般某門課結(jié)課后一兩周該課期末考試??嫉暮芎唵?,會用最基本的公式就行了,小學水平吧。只有英語、高等數(shù)學有期中考試。
第二、有些學校分級教學,完全學分績點制。比如我校,入學分級考試,按考試成績分A、B班,老師和教材都不同。高數(shù)前10%進入創(chuàng)新班,高數(shù)、英語、計算機前50%進入A班,剩下的分在B班。A班的老師、教材、考試都比B班的好和難。關(guān)于選課,該學期選下學科的課程、老師,在學校的學分主頁上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課程及上課時間,選好后打印課表,這就是下學期的課程表了。所以,每個人選的情況可能并不相同。通常,不同課程教室不同,而且會分布在不同教學樓。同班同學可能同一門課的老師、時間、教室都不同,同一教室可能有來自大一至大四的不同級別不同專業(yè)的同學。所以,上完一節(jié)課再去下節(jié)課時,經(jīng)常會從三樓跑到五樓,或者從教學A樓三層跑到教學C樓六層。上課座位不像高中是班主任安排的固定座位,而是像坐公交車一樣,自己選,先來先選,后來后選。而且老師都不認識你們,隨便翹課。上課方式還是老師講,學生聽。不同的是,沒幾個人說小話,畢竟大學了,素質(zhì)好了一點點。需要做實驗的課很多,實驗做完需要交實驗報告,并計入期末總分。老師課堂上偶爾點名考察出勤率,布置作業(yè),當做平常成績計入期末分數(shù)的10%-30%。另外大部分學校就跟高中一樣了,課表是學校安排的,老師也不能選,同班同學都在一起。

第三,社團、學生會。有很多文藝社團,比如吉他社、書畫社、志愿者協(xié)會這些亂七八糟的社團,進去基本沒什么事,前期當苦力。不過可以廣交朋友,勾搭女生,聚餐活動,順便騙學校點經(jīng)費。如果不是想當干事乃至主席,可以選擇退出社團。畢竟,我對社團沒什么好感,干正事的沒幾個。里面多是些圓滑的人,騙學校錢、交女朋友、飯局、搞關(guān)系是他們的拿手好戲。當然不排除有干正事的,但這不是社團的主流。
第四,有很多比賽。創(chuàng)新大賽、全國“挑戰(zhàn)杯”賽等。可以參加,跟導師學學。找工作有那么點用,拿過獎的話,受益良多。
第五,大學沒有班主任,有輔導員和導師。輔導員就是吩咐一下班級事情,交待居多,極少管理,平常少見,相當于班主任。導員有良心的話,一學期能見到幾次,沒良心的一學期神龍見首不見尾。導師一月見一次就很負責了,主要是大四給你指導畢業(yè)論文。主要說,我們也不需要他們。班級觀念也淡很多,但終歸是一個集體。不同班級、不同專業(yè),都能頻繁來往。

第六,業(yè)余時間。專業(yè)不同,業(yè)余時間非常不同。機械等專業(yè)課程相當多,難度很大,可以說認真地學的話,比高中累很多。我課最多的時候,基本是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半都在上課。有些專業(yè)課很少,基本就半天課,大三時候估計一周期就幾節(jié)課了。負責的說,不管什么專業(yè),你想玩,那簡直是天堂,時間多的以至于無聊。你想學,那簡直是地獄,非常忙、非常充實,也非常孤獨,非??鞓贰?br />
第七,旅游。大學嘛,誰不會去學校所在的城市轉(zhuǎn)悠呢?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