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答案懷著無比的喜悅心情,跨人充滿夢幻色彩的大學校門。在這里,同學們將汲取到更多的知識,更全面的塑造自己,培養(yǎng)多種才能,并從這里走向社會,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大學,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一種全新的生活,將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從進校門的第一天起,每一天都有許多新的感受,這一切都與所經過的高中生活不同。
住校是大學生活的一個顯著特點。高中時大多數學生都是走讀,每天往返于校門與家門間,在功課重負下,心無旁騖亦無暇旁顧,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安排照料,學習上也有老師細致人微的輔導。來到大學后,衣食住行、生活學習,從洗衣打飯,到使用生活費,都需要自己來安排。與來自不同地域的同齡伙伴朝夕相處,不同的性格、興趣愛好和不同的生活習慣,從陌生到熟悉,直至融合成為一個整體。住校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是對獨立生活能力的一種有效鍛煉。這是在高中生活中所難以體驗到的。

學習仍然是大學生活的重心,但與高中時相比,為什么學、學什么、該怎樣學都不一樣了。上大學前,升學是學習的最大目標,在升學的高壓籠罩下,各種應試知識上的反復灌輸與無休無止的強化練習,已經令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只是機械地做題應試,沒有多余的時間與精力去培養(yǎng)興趣和愛好。進了大學后,很快就發(fā)現(xiàn)大學中的教學方式與高中時大不一樣:教師更注重的是內容的指導與講解,將更大的學習空間留給學生自己,更多的學習時間由學生自己支配安排。升學不再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很多新生在驟然減壓后會產生放松心理,并且還沒有克服學習上的被動思想和消極依賴心理。
同學們在進入大學后,應迅速轉變學習心態(tài),明確學習目的,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樹立堅定的信心,擺脫依靠家長老師督促的學習惰性,養(yǎng)成認真自學、自我提問、獨立思考

的自主學習方式二在學習中應做到善于找到知識的重點、難點,能夠獨立提出問題,主動參與討論,認真聽取他人的觀點、意見,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立的見解。在學習中應該堅持真理,勇于修正錯誤,獨
立思考不盲目從眾。應能通過自己的學習與思考,找出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注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提高理解力與分析判斷能力。
所以,同學們人學后應及時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習上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形成自學習慣,而不只是被動的接受現(xiàn)成的解答,做到能夠相對獨立的探索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技能。
在大學中,學習內容也比高中時期要廣泛得多。除了學習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各方面的實踐也非常重要,大學生應該能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貫穿于實際應用中,平時重視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為走出校門走向社會一層所長打好堅實基礎。大學期間,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加各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學術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其他形式的學生活動,在親身參與中,得到樂趣,發(fā)揮自己的才智,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驗證所學知識,找到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置身于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知識的實際應用中使各項能力得到培養(yǎng)、鍛煉和提高,成為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這不是單從書本、課堂中閉門造車式的學習所能得到的,更不是兩點一線、刻板枯燥的高中學習所能比擬的。通過對一些活動的積極策劃組織、親身投入參與,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大大增長實踐能力,擴大知識面,開闊思路,扎實基礎,對于表達能力、適應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提高都非常有益。

與高中時簡單而單純的人際關系不同,培養(yǎng)發(fā)展人際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是大學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高中時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與社會的接觸面十分狹窄,人際關系相對來說也比較簡單,全部時間精力都投入在學習上,即使是和老師同學的接觸,也是極為有限的,對社會的認識更是單一。進人大學,遠離自己所熟悉的環(huán)境,眼前一片陌生,每個新生都希望與室友、同學、老師相處融洽,希望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形成廣泛的人際關系。很多新生在進人大學后,與室友、同學交往存在一定的困難,對今后的學習生活造成困擾。大學生應建立與人平等相處的交往觀念,拓寬交流渠道,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
認識到大學生活與高中生活的主要區(qū)別,同學們就能在入學后采取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去,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擁有一段美好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