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優(yōu)選SU27側衛(wèi)系列
前蘇聯(lián)蘇霍伊設計局研制的 雙發(fā)全天候空中優(yōu)勢重型戰(zhàn)斗機
1969年開始研制,1977年5月20日首飛,1979年投入批生產(chǎn),1985年進入部隊股役。該機采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懸壁式中單翼,翼根外有光滑彎曲前伸的邊條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進氣道位于翼身融合體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氣動性能,進氣道底部及側壁有柵型輔助門,以防起落時吸入異物。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采用鋁合金和鈦合金,傳統(tǒng)三梁式機翼。
該機主要是針對美國的F-16和F-15設計的,用以取代雅克-28P、蘇-15和圖-28P/128截擊機,具有機動性和敏捷性好、續(xù)航時間長等特點,可以進行超視距作戰(zhàn)。該機完成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顯示出了其優(yōu)異的飛行性能和操縱性能,以及發(fā)動機良好的加速性能,飛行性能要高于一般第三代戰(zhàn)斗機,但其機載電子設備和座艙顯示設備相對來講要落后許多,且不具隱身性能。該機有多種改型

Su-27(設計局號T-10S) 共青城廠為空軍制造的基本空優(yōu)型
Su-27IB(設計局號T-10V) Su-34的原型機,由新西伯利亞廠制造
Su-27K(設計局號T-10K) Su-34的電子戰(zhàn)派生型
Su-27KM 配備Su-35武器系統(tǒng)的Su-33,由共青城廠制造航展上的蘇-35戰(zhàn)斗機(20張)
Su-27KPP Su-33的電子戰(zhàn)型
Su-27KRTS Su-33的偵察型
Su-27KU 并列式座艙教練機
Su-27KUB(設計局號T-10KUB) 由共青城廠制造的并列式座艦載機
Su-27M(設計局號T-10M) 老Su-35的原型機
Su-27P 共青城廠為防空軍制造的基本生產(chǎn)型 (就是常說的Su-27S)
Su-27PD 加裝空中加油裝置的Su-27P
Su-27PU(設計局號T-10PU) Su-30的原型機
Su-27R Su-34的偵察型
Su-27SK(設計局號T-10SK) 共青城廠制造的Su-27出口型
Su-27SMK 由Su-27SK改良的多功能出口型
Su-27UB(設計局號T-10U) 伊爾庫斯克廠制造的Su-27雙座縱列教練機

Su-27UBK(設計局號T-10UBK) 伊爾庫斯克廠制造的Su-27UB出口型
Su-30 伊爾庫斯克廠制造的雙座縱列空優(yōu)戰(zhàn)機
Su-30I-1 Su-30MKI的首架原型機
Su-30K 伊爾庫斯克廠制造的Su-30出口型
Su-30K2(暫時型號) 共青城廠制造的雙座并列型戰(zhàn)機 蘇-27ubk型戰(zhàn)斗機(14張)
Su-30KI 共青城廠制造出口印尼的Su-27SK
Su-30KN 伊爾庫斯克廠制造的換裝先進雷達的改良型
Su-30MK(設計局號T-10PMK) 雙座縱列多功能戰(zhàn)機的通用型號
Su-30MKI 伊爾庫斯克廠制造的印度Su-30MK,裝有前翼、矢量推力和先進火控系統(tǒng)
Su-30MKK 共青城廠制造的中國Su-30MK,采用Su-30的標準機體
Su-30MKR 發(fā)展中俄國Su-30MK,采用Su-30MKI的機體裝備俄制航電系統(tǒng)
Su-32FN 供出口用的Su-34陸基海上攻擊機
Su-32MF 供出口用的Su-34多功能型
Su-33 共青城廠制造的艦載空優(yōu)戰(zhàn)機

Su-33UB Su-27KUB的軍用型號
Su-34(設計局號T-10VS) 新西伯利亞廠制造的雙座并列攻擊機
Su-35 共青城廠制造的先進多功能戰(zhàn)機
Su-35K 在1995年出現(xiàn)在多功能海軍型編號
Su-35UB(設計局號T-10UBM) 共青城廠制造的Su-35教練型
Su-37MR Su-35的最終派生型,并裝有新型的航電系統(tǒng)和矢量推力,原型機編號T10M-11。
“空中手術刀”事件 1987年9月13日,巴倫支海上空,挪威空軍第333飛行中隊的揚·塞爾維森機組駕駛的P-3B型反潛巡邏機,正在蘇聯(lián)沿岸執(zhí)行偵察任務。10時39分,該機與一架過去從未見過的蘇聯(lián)新式戰(zhàn)機遭遇,10時56分,在距蘇聯(lián)海岸線48海里處,這架蘇軍戰(zhàn)機第3次逼近P-3B,在稍加調整位置和方向后,猛然加力,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像手術刀那樣將P-3B右翼外側的發(fā)動機割開一個大口子,P-3B的飛行高度在一分鐘內掉了3000多米,在墜海前的最后一刻才僥幸改平,勉強返航。這就是冷戰(zhàn)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那架神秘的蘇聯(lián)戰(zhàn)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蘇-27,而這次沖突,被作為最著名的蘇軍空中撞擊戰(zhàn)例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