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答案
申請美國大學時常常會看到一個要求是GPA不低于3.0/4.0、3.5/4.0等,由于國內(nèi)大學多采用百分制或5分制、4.3分制。

GPA英語全稱是grade point average,grade point 就是mark分數(shù),因此,GPA意思就是(加權(quán))平均分。有的時候,還被稱作CGPA (Cumulative 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是所有學期的加權(quán)平均分。另外總平均績點(Overall GPA)是將全部所修學科按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shù),最后兩年平均績點(GPA for the last two years)即將最后兩年所修各科算出來的點數(shù)。中國學生有時還提供專業(yè)課GPA。申請本科的時候,高中學生還可以單列出MS GPA(M/S GPA),也即數(shù)學(Math)/科學(Science)學科的GPA。

根據(jù)定義,GPA=(課程1成績*課程1學分+課程2成績*課程2學分+課程3成績*課程3學分+......)/總學分。以國內(nèi)的百分制為例子,假設(shè)你總共修了3門課: 數(shù)學 4個學分得70分,物理4個學分得80,英語2個學分得 90。

那么你的GPA,也就是加權(quán)平均分就是:(70*4+80*4+90*2)/(4+4+2)=78 。計算GPA時要用到學時(hours),在中國也叫學分,中國的學校一般規(guī)定,一門一學期的課(實驗,習題課等除外),如果一周有4個小時的課時,這門課就是4個學分。學分可以從學校開的成績單上查到。 每個國家,甚至每個學校的評分系統(tǒng)都不一樣。大多數(shù)美國學校采用4分制,而絕大多數(shù)中國學校采用100分制。因此,在申請國外學校的時候需要換算成對方習慣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