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方言,顧名思義,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使用的方言。由于人口來源復(fù)雜,語言或方言種類繁多,操各種語言的人長期雜處共存,各種語言和方言互相吸收融合,不斷豐富發(fā)展,使得廣西方言呈現(xiàn)出獨特的語言面貌。
人們常說:廣西是語言的富礦。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有漢語、壯語、勉語、布努語、拉珈語、苗語、侗語等13種少數(shù)民族語言;其中,漢語方言包括粵語(即白話)、西南官話(即桂柳話)、客家語(俗稱涯話、新民話、麼個話等)、平話、桂北湘方言、閩語等6種。除了回族使用漢語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民族還使用幾種語言。就漢語方言資源的豐富程度來說,廣西無疑在全國首屈一指。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客家語和普通話的詞匯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來源、詞義、構(gòu)詞等方面:
1、來源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古詞語的沿用,方言的創(chuàng)新和外來語的借用上。
有一部分古詞語在客家語方言的日常口語中是普遍使用的,但在普通話中一般只出現(xiàn)在書面語里或作詞素使用,日常口語則不同。如:索(繩子),禾(稻谷),烏(黑),饑(餓),朝(早晨),晝(中午),沸(沸騰)。
另一部分是客家語獨自保留的古詞語,如:銃(鳥槍),炎(烤),該[kʰai44](擔、挑),晡(下午或傍晚)。
從方言創(chuàng)新看,有一些方言詞語是由于反映本方言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歷史狀況、風俗習慣、土特產(chǎn)以及不同的造詞習慣形成的。如:春(蛋),豬紅、豬旺(豬血),長生板、大料(棺材),頭那(腦袋),婿郎(女婿),目汁(眼淚),睡目(睡覺),舌嘛(舌頭),食朝(吃早餐),食晝(吃午飯)。
從吸收其他方言或借用外來語看,如吸收“巖”(剛剛、合得來、合適),靚(漂亮、美好),嚦(聰明,能干),論準(糊涂,不靈便,不得體),車大炮(吹牛)。
有些借用來自英語的,如:波(球),波珠(軸承的滾珠)。
從對外國傳入的物品名稱加“番”“洋”字,如:番茄(西紅柿),洋燭(臘燭),洋樓(樓房)。
2、從詞匯意義的差異看,有些是同義異形的,如:叫(哭),面(臉),熱頭(太陽),火蛇(閃電),心舅(媳婦),狗虱(跳蚤),翠目睡(打瞌睡),伯姆(伯母),家官(公公),家娘(婆婆)。
有些是同形異義的,如:古典客家語指故事。打靶,普通話指按一定規(guī)則對設(shè)置的目標進行射擊,而客家語是指槍斃。
有些是詞形相同,但意義范圍大小不同。如:唇,普通話指人或某些動物口的周圍的肌肉組織,客家語除了具有這層意義外,還有器物的口和邊緣的含意,如:鍋唇、桌唇、河唇。燒,普通話有使東西著火,加熱使物體起變化的意義,而客家語除上述意義外,還有柴火,如割燒,熱等意義。吹,普通話除了有合攏嘴唇,用力出氣,吹氣演奏,氣流柔風等流動的意義,還有夸口,破裂或不成功等意義,而客家語只有前一部分的意義??图艺Z用光字的地方,普通話則用亮或明,如:月光(月亮),天光(天亮或天明)。
另從詞法功能上的差異看,客家語一詞多義較多,如客家語的鼻字,除作名詞(鼻孔)外,還作動詞(聞、嗅)。愛,除作動詞(喜愛)用外,還作助動詞(要)用。燒,除作動詞(燃燒)外,還可作形容詞(暖和)和名詞(柴火)。最后從修詞的褒貶,感情色彩看,客家語的男性老人稱老人家,或老伯,貶稱老貨,或老家伙,普通話稱老頭兒,貶稱老頭子。
3、構(gòu)詞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詞素次序,重疊式,附加式和單復(fù)音詞等方面的不同上,如詞素次序不同。客家語說緊要,普通話則說要緊。塵灰(灰塵),鬧熱(熱鬧),牛公(公牛),人客(客人)等;從詞的重疊看,如:碗碗(每一碗),間間(每一間);附加式和單復(fù)音詞不同。親屬的稱呼,客家語是不用重疊的方式,而是用前綴十單音稱謂的方式來稱呼,如:阿公(公公),阿伯(伯伯),老弟(弟弟),老妹(妹妹)等。中心詞在后,前加修飾性的重疊音,如:熬熬條(大聲地不停吼叫),釘釘企(筆直地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