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4月教育部印發(f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來,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順勢投入到智慧校園的建設熱潮中,不少幼兒園出現了“晨檢機器人”“問好機器人”等人工智能設備,購置了可監(jiān)測幼兒各項身體健康數據的“智能手環(huán)”,甚至裝上了可以監(jiān)測幼兒一天喝水量的“智慧飲水機”。
幼兒園在投放這些人工智能設備時定然有自己的思路與考量。如監(jiān)測幼兒喝水量的“智慧飲水機”,或許是因為家長十分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喝水情況,經常會為此詢問教師。采用這種方式,不僅家長們可以透過數據精準地了解到孩子的喝水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負擔。然而,從中也有幾個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其一,幼兒在這種人工智能的“監(jiān)測”中是否更加健康了?幼兒園使用“智慧飲水機”的初衷是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做精確的監(jiān)測,以保證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飲水量達標。然而,幼兒健康飲水貴在理解喝水對人體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主動積極地飲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智慧飲水機”重在檢測,忽視了幼兒需要有更多嘗試自我管理的契機來培養(yǎng)自主獨立的生活能力。
其二,家長是否真的需要如此清楚地了解此項數據?筆者在訪談了一些家長后發(fā)現,家長出于孩子健康的考慮,確實有需求想知道孩子的飲水量是否足夠,但對數據的精準度則大多認為只需要知道大概情況即可。事實上,幼兒園的水杯和自家?guī)У乃畨囟加蓄~定的計量,家長可通過自己的方式得到反饋。
其三,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是否體現了這種“人工智能”的存在價值?喝水這件事雖然與幼兒的一日生活息息相關,但投入人工智能設備和進行實時監(jiān)測需要花費的前期勞力、費用卻不少。這種監(jiān)測僅限于單一功能,看起來更像是跟風熱潮下的“過度教育信息化”產物。
盡管幼兒園的出發(fā)點是想通過一些信息化技術手段,收集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健康數據與信息,以此更好地支持他們健康成長。然而,其對教育信息化的認知仍停留于表面,也就是俗話說的“形式有了,魂還沒有”。我們該如何看待教育信息化在幼兒園中的落地與融合?
第一,基于核心,厘清思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什么?教育信息化最終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有不少專家提出,“人”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根據面向新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新要求,要從注重“物”的建設向滿足“人”的多樣化需求和服務轉變。換言之,對幼兒園來說,更重要的是滿足幼兒學習與成長的需求,人工智能的技術手段也需要能夠為幼兒的成長服務。
第二,基于需求,找準定位。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的實際需求是什么?需要與信息化融合的點在哪里?幼兒園管理者要基于幼兒園內部管理、課程改革與推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家園共育等多方面的現實需求來找準融合信息化建設的定位,以信息化方式來解決幼兒園中真實存在的問題。
第三,基于專業(yè),創(chuàng)新融合。從學前教育的專業(yè)角度來看,什么樣的信息化技術能夠真正借力、使力?如何使得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在這過程中實現同步發(fā)展?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并不應該只在于物聯技術或是App軟件的“拿來主義”,需要通過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認知,了解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多元整合創(chuàng)新,才能為幼兒構建智慧學習的支持環(huán)境、為教師搭建智慧成長的平臺,推動人工智能在幼兒教育場中的“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