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警方梳理近年來高考詐騙伎倆


2010年高考已經(jīng)結(jié)束,隨之而來的招生工作也已啟動,而各類與高考相關(guān)的詐騙活動開始蠢蠢欲動。

烏魯木齊:警方梳理近年來高考詐騙伎倆

  7月6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獲悉,為有效防范和打擊此類詐騙活動逐漸多發(fā),警方就近年來以高考招生為幌子實施詐騙進行通報,提醒廣大市民提高防范意識。

烏魯木齊:警方梳理近年來高考詐騙伎倆

  據(jù)市公安局民警介紹,這些詐騙案件的主要侵害對象除了參加高考的學生外,以下四類考生家長也是騙子主攻對象。

烏魯木齊:警方梳理近年來高考詐騙伎倆

  一是希望孩子讀名校的;二是孩子成績與志愿學校錄取分有差距的;三是接受不了孩子落榜的;四是對錄取制度不信任的家長。

  據(jù)民警介紹,防范招生詐騙總原則是:分數(shù)夠了,誰也不用找;分數(shù)不夠,找誰也沒有用。

  “花錢買分”、“高費入學”都是欺詐行為,千萬不要輕信花言巧語,以免上當受騙。

  ■相關(guān)新聞

  伎倆一: “特別關(guān)系”

  謊稱自己是院校招生代理、高校招生人員或自己有“特別關(guān)系”,明示或者暗示可以幫考生拿到內(nèi)部指標或計劃外指標,索取指標費。

  分析:我國高考實行“陽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計劃都將向社會公布,只要花錢就能搞到招生指標的純屬騙局,所謂的“內(nèi)部指標”更是。

  對待此類機構(gòu)或者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保留證據(jù),向公安機關(guān)舉報。

  伎倆二:“自主招生”

  每年高考結(jié)束之后,一些中介公司或者個人打著自主招生的幌子向家長承諾,自主招生就是學校說了算,只要花錢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的指標。

  分析:自主招生首先要在高考前通過學校的組織測試,學校測試合格,還必須參加每年6月份的高考,所以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所有招生計劃都是由國家統(tǒng)一下達并向社會公布,未經(jīng)國家批準或者未向社會公布的,不能安排招生,學校無計劃亂招生就無法電子注冊,國家也不予認可。另外,高招錄取一律在國家統(tǒng)一的錄取網(wǎng)絡上進行,任何單位不得游離于正常工作體制之外招生,不得委托中介招生。

  伎倆三:混淆形式

  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招、網(wǎng)絡教育與普通高校招生的區(qū)別,蒙騙考生。

  分析:遇到這類招生學校,考生和家長首先向教育主管部門了解學校的辦學資質(zhì)、招生資格等,不要輕信廣告和招生簡章。如有條件的,家長要實地去參觀、查看學校的硬件設施和周邊環(huán)境,從多種途徑了解該校的師資力量和辦學成果,切不可聽信傳言。

  伎倆四:偽造通知書

  通過郵局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事先打入銀行賬號內(nèi)。

  分析:按照教育部規(guī)定,普通高校錄取通知書由招生學校根據(jù)招辦審核備案的錄取名冊發(fā)放,并加蓋錄取專用章。考生拿到通知書后,仔細查看高校發(fā)放的錄取通知書。錄取通知書上除有錄取院校的公章外,還注明“本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等字樣,凡未經(jīng)省招生辦審簽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考生,一律不能電子注冊普通高等學校學籍

  伎倆五:“軍校擴招”

  騙子采取偽造軍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騙考生和家長。通常假冒軍校指導員、軍隊高級干部、軍隊高級機關(guān)工作人員等身份,以“內(nèi)部招生指標”、“計劃外招生指標”、“軍校擴招”為借口,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生招生辦公室”名義,向考生及家長寄發(fā)“國防生預錄通知書”。

  分析:軍校招生無內(nèi)部指標,也不可能計劃外擴招,更不會向考生和家長收取幾萬、十幾萬元的高額費用。國防生招生,由軍隊簽約的地方高校負責,不可能存在“內(nèi)部招生指標”,也沒有提前“預錄”一說。國防生只招收普通中學高中畢業(yè)生。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提交報名同學/家長:允許擇校老師幫您擇校調(diào)劑,同意《隱私保障》條例,并允許推薦給更多服務商為您提供服務!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m.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