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周恩來留學法國的真實故事


求周恩來留學法國的真實故事

1920年11月,22歲的周恩來來到巴黎,開始了兩年多的勤工儉學生涯。一面讀書,一面寫文章兼做社會調查,周恩來在巴黎13區(qū)意大利廣場附近的戈弗魯瓦街15號一家小酒店住了兩年多。其間,到咖啡館喝咖啡成了周恩來了解社會、發(fā)展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

求周恩來留學法國的真實故事

花神咖啡館,位于巴黎第六區(qū)圣日爾曼大街172號,是巴黎三大著名咖啡館之一,1865年開始營業(yè),它以接待文化藝術界人士而聞名于世,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畢加索、薩特、布雷東還有政治人物托洛斯基都在那里喝過咖啡。

求周恩來留學法國的真實故事

在自己勤工儉學及友人的資助下,周恩來的留學生涯實際上成了他對西歐這一資產階級革命及工業(yè)革命發(fā)祥地的實地考察。他旅歐時的活動中心是巴黎,間或往返于比利時、德國等地,從事革命考察和領導工作。

求周恩來留學法國的真實故事

在較為系統的考察中,周恩來依據親眼所見,對真理做了進一步的求索,并重構了自己的思想,確定了共產主義的信仰,并與趙世炎等同志親自組織建立了中共旅歐支部。

擴展資料:

周恩來的學生時代:

周恩來自幼在嗣母陳氏的指導下學習經典名著,打下了扎實的文化根底。從1910年至1917年,他先后入銀崗書院、東關模范學校、天津南開學校讀書,不僅在才學、品行、社會活動諸方面都有出類拔萃的表現,而且還確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

他還遠赴日本和歐洲留學,在反復思索的基礎上,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并于1924年7月從法國啟程,由海路回國,投身革命事業(yè)。兩個月后,周恩來到達廣州,出任中共廣東區(qū)委委員長兼區(qū)委宣傳部部長,開始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業(yè)之中。

周恩來的學生時代,無疑是他探索中國救亡圖存之路,逐漸成長為一代偉人的重要時期。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日報-我們的法蘭西歲月:講述老一輩革命家在法國的故事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周恩來的學生時代

我國的名人里面有哪些有留學經歷?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翌年,他隨母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后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他隨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yè),在昆明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于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賣國獨裁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并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于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于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于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后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后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魯迅
魯迅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yōu)異,使他在畢業(yè)后獲得了官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后來進入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y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y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魯迅想通過醫(yī)學啟發(fā)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并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歧視。在他們的眼睛里,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使他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中國人的精神,而善于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于是魯迅棄醫(yī)從文,離開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fā)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于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后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在當時,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譯了兩冊《域外小說集》,他個人單獨發(fā)表了《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一系列重要論文。在這些論文中,他提出了“立國”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熱情地呼喚“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精神界之戰(zhàn)士”。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后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 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后的現實,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后,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巖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fā)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并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冰心
1923年,冰心以優(yōu)異的成績取得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出國留學前后,開始陸續(xù)發(fā)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20歲出頭的冰心,已經名滿中國文壇。
在去美國的杰克遜總統號郵輪上,冰心與吳文藻相識。冰心在波士頓的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攻讀文學學位,吳文藻在達特默思學院攻讀社會學,他們從相互的通信中,逐漸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吳文藻不約而同到康耐爾大學補習法語,美麗的校園,幽靜的環(huán)境,他們相愛了。
1926年冰心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吳文藻則繼續(xù)留在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社會學的博士學位。冰心回國后,先后在燕京大學、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國文系任教。
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學成歸國的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婚禮,司徒雷登主持了他們的婚禮。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創(chuàng)作不輟, 作品盡情地贊美母愛、童心、大自然,同時還反映了對社會不平等現象和不同階層生活的細致觀察,純情、雋永的筆致也透露著微諷。小說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兒姑娘》,散文優(yōu)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歸――獻給母親的在天之靈》等。

從海外留學歸國的名人

1、華羅庚: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1946年應聘到美國講學,很受學術界器重。當時,美國的伊利諾大學以一萬美元的年薪,與他訂立了終身教授的聘約。華羅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適起來了,不僅有了小洋樓,大學方面還特地給他配備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員。

1950年2月,華羅庚毅然放棄了在美國“闊教授”的待遇,沖破重重封鎖回到祖國。途經香港時,他寫了一封《告留美同學的公開信》,抒發(fā)了他獻身祖國的熱情。

2、李四光: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國伯明翰大學苦讀六年,取得了地質學碩士學位。他的老師鮑爾敦教授勸他留下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后再回國。

李四光謝絕了老師的好意,他回答說:“不,我想把我學到的知識,盡快貢獻給我的祖國。”1920年回國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為止。

3、鄧稼先:我國“兩彈”元勛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后,美國要給他很好的條件和優(yōu)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長期在美國工作。但是,鄧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祿而動搖他回祖國工作的決心。

1950年,他胸懷報國之志,回到了祖國,為“兩彈”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4、周培源:中國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在1945年受邀參加美國戰(zhàn)時科學研究與發(fā)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束,美國海軍部成立了海軍軍工試驗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該站工作,待遇甚優(yōu)。

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帶著妻兒離開美國回到了自己祖國的懷抱。

5、錢三強: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yè)創(chuàng)始人錢三強,1937年赴法國留學研究原子理論,被小居里夫婦認為他是最優(yōu)秀的科研人員。

1948年,錢三強和夫人何澤慧提出回國,導師和同事們都再三勸說、挽留。

有那些名人到過外國留學

一、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樂山沙灣,畢業(yè)于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二、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三、葉劍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葉宜偉,字滄白,廣東省梅縣人。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戰(zhàn)略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者、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1928年赴莫斯科學習。

四、嚴復(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縣人,近代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 ,新法家代表人物。1877年3月(光緒三年二月)赴英國學習海軍,與出使英國大臣郭嵩燾結為忘年交。

五、宋美齡(1898年3月4日 —2003年10月24日;另有報道說是1897年出生),海南文昌人,中國近現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的卓越領導人,在1943年6月至1949年1月期間擔任中華民國第一夫人。1910年(也有說是1907年),宋美齡跟隨赴美留學的二姐宋慶齡到了美國,后就讀于威斯里安女子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郭沫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徐志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葉劍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嚴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宋美齡

周恩來在法國勤工儉學的故事1920年11月7日,22歲的周恩來登上法國“波爾多”號郵船,西涉重洋前往法國,開始了他的游學歐洲、追求真理的新征程。此時周氏家族家道中落,已無力支付周恩來赴法留學的費用,他留學的費用主要來自嚴修在南開大學設立的“范孫獎學金”。正如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所說:“周在歐洲時,他本人的經費支持者是南開大學一位創(chuàng)辦人嚴修?!?br>嚴修(1860—1929),字范孫,被尊為南開“校父”,與張伯苓等人先后創(chuàng)辦南開系列學校。周恩來則是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學生,從南開中學開始,周與嚴就有很多往來。1913年,15歲的周恩來入南開后很快顯露出品學兼優(yōu)的才能,得到嚴修的格外賞識。經濟上嚴修和張伯苓校長經常資助周恩來,讓他為學??滔灠寤虺瓕懼v義,以補助膳食費。入學第二年,嚴修破例批準他為南開學校唯一免交學費的學生。1917年,周恩來以平均89.72分的優(yōu)異成績從南開學校畢業(yè)。嚴修對這個年輕人寄予厚望,非常寵愛他,甚至想要這位19歲的青年作他的乘龍快婿,此事傳為一時佳話。后來周恩來彬彬有禮的拒絕了這門親事,嚴修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更加敬重這位不圖財富努力選擇自己道路的年輕人,他一如既往的資助他,在嚴修的幫助下這年周恩來赴日本求學。1919年“五四”前夕,周恩來再入南開,成為南開學校大學部第一屆文科學生。
周恩來入大學后,積極投身“五四”愛國革命運動,成為天津青年學生愛國運動的領導者。 1920年1月,他因領導學生運動遭到反動當局逮捕身陷囹圄,經多方營救才得以出獄。嚴修為了保護好這位被他譽為有“宰相之材”的年輕人,他與張伯苓商量以他在南開設立的“范孫獎學金”資助周恩來出國深造。這一年,嚴修捐款七千元銀洋,設置“范孫獎學金” ,選派南開大學最優(yōu)秀學生出國深造。他們一致同意派周恩來出國留學。在南開校董事會上研究和征求部有關人員的意見時,大家也一致認為周恩來符合條件,同意派其出國留學。為了給周恩來創(chuàng)造更好的留學條件,嚴修還特意給駐英國公使顧維鈞寫信,介紹周恩來的情況,推薦他去英國留學。這年借助“范孫獎學金”出國留學的還有李福景。后來李福景之子李競的回憶,周恩來1962年還提到此事,說他在法國的留學費用不是靠勤工儉學,而是“范孫獎學金”,正是“范孫獎學金” 起了資助革命的作用。
到達歐洲后,周恩來一直與嚴修書信往還,保持密切聯系。嚴為資助周恩來,特在嚴家?guī)つ可蠟槠淞⒘藨纛^。除第一年留學費用是交給周恩來支票,讓他親自帶走外,以后的學費,都是嚴修讓人轉寄的,每半年一次,準時不誤。如 1921年嚴修日記載有:“2月 27日“李琴湘來(李福景的父親),余將補助周恩來、李福景之學費,交伊持去”。為了感激嚴修對周恩來的資助,1922年春節(jié),周恩來的父親周懋臣特去拜謝嚴修。嚴修在經濟上的幫助,使周恩來免受饑餒之苦,也不必像其他旅歐學生那樣勤工儉學,這使他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去從事革命活動。
由于“范孫獎學金”的資助,周恩來的留學生涯實際上成了他對西歐這一資產階級革命及工業(yè)革命發(fā)祥地的實地考察。他旅歐時的活動中心是巴黎,間或往返于比利時及德國等地,從事革命考察和領導工作。在較為系統地考察中,周恩來依據親眼所見,對真理做了進一步的求索,并重構了自己的思想,確定了共產主義的信仰,并成為中共旅歐總支書記。由于周恩來在歐洲從事革命活動,有人就勸嚴修不要再給周恩來以資助,但他不為所動,以“人各有志”奉答,繼續(xù)寄錢給周恩來。
全國解放后,周恩來總理于1950年在中南海西華廳設便宴招待張伯苓校長,當時在場的張希陸(張伯苓的兒子)回憶,總理曾說:“我在歐洲時,有人對嚴先生說,不要再幫助周恩來,因為他參加了共產黨。嚴先生說:‘人各有志’。他是清朝的官,能說出這種話,我對他很感激”。言外之意,是感激老先生對他人格的認識。吃飯時,端上一碗湯來??偫碛稚钋榈卣f:“老先生就像一碗高湯,清而有味,是封建社會一個好人?!敝芸偫韺佬蘩舷壬馁Y助始終未曾忘懷。
相關鏈接:周恩來在法國的足跡
幾年前,我曾兩次訪問歐洲。在巴黎,友人應我的懇求,帶我尋訪周恩來當年在巴黎的時光和足跡,使我終生難忘。今年適逢周恩來總理誕辰110周年,謹追憶尋訪歷程,以寄懷念之情。
在巴黎上千條街道中,位于巴黎13區(qū)“意大利廣場”附近的戈德弗魯瓦街毫不起眼,連陪同我的西蒙夫人也很吃驚,連連詢問多次才找到了這個偏僻小巷。
但走進戈德弗魯瓦街,沒幾步就能看到一面墻上鑲嵌著一方墨綠色的大理石紀念牌,上面是周恩來的銅質正面浮雕頭像,頭像下面刻著鄧小平題寫的“周恩來”三個中文金字,并配有法文說明:“周恩來,1922年——1924年在法國期間曾經居住在此?!?這塊紀念牌是1979年法國政府為了紀念周恩來而特別設立的。
周恩來當年居住的小旅館就緊挨著這塊紀念牌。這家旅館是一棟干凈整齊的三層小樓,法國旅游局的銅牌表明這是一家二星級旅店。老板是一對華人夫婦。
女主人告訴我們,2001年,她和丈夫想要開一家旅館,通過中介找到了這處旅館?!拔覀儼l(fā)現,小旅館不但整潔標致,而且舒服溫馨,就毫不猶豫地接手了。當時還不知道周總理曾在這里生活過?!彼J為自己很幸運:“我們去中國銀行巴黎分行貸款時,他們一聽說是周總理住過的房子,還給了我們一些優(yōu)惠。”旅館的1號住房,便是當年周恩來住過的那一間。這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間。女主人告訴我,前來住宿的中國人并不多,但專程來參觀的中國人卻不少。周恩來的侄子和侄孫、蔡暢的女兒,還有那些研究歷史的中國學者,都曾特意來這里小住。在房子沒有被改造前,鄧穎超也曾來這里看過。
1920年11月,22歲的周恩來來到了巴黎。1946年,周恩來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采訪時曾說:“當時正值大戰(zhàn)之后,在法國容易找到工作,可以半工半讀……在去法之前,我已和國內報紙訂合同,給它們做特約通訊員,所以在法國一面讀書,一面寫文章。”據史料記載,周恩來主要為天津《益世報》《新民意報》寫文章。有影響的有長達二萬五千字的長篇通信《留法勤工儉學生之大波瀾》,在天津《益世報》上分十天連續(xù)刊載。那時人們經??梢钥吹街芏鱽韽姆▏l(fā)回的通訊報導。
同在法國勤工儉學的聶榮臻后來在自己回憶錄中寫道:“恩來在法國的生活十分艱苦。他住在巴黎意大利廣場附近的戈德弗魯瓦街17號一家小旅館三樓第16號房間,唯一的一間住房不到10平方米,除了一張單人床和一張小木桌外,容不下多少別的東西,真可以說是"身居斗室"。這里既是他的住所,又是我們辦刊物和進行黨團活動的中心。人多了,實在裝不下,就只好到廣場附近的一家咖啡館活動。每當我到恩來那里,總見他不是在找人談話,就是在伏案奮筆疾書。吃飯常常是幾片面包,一碟蔬菜,有時連蔬菜也沒有,只有面包就著開水吃?!?br>我翻閱了“留言薄”,許多是中國游客寫的,也有用法文、英文、俄文寫的。鄧穎超和他們的侄子、侄女都留有筆跡,幾任駐法大使:韓克華、黃鎮(zhèn)、姚廣、吳建民……都有簽名。一位前蘇聯漢學家伊凡諾夫訪問后留下深情的題詞。他說:“……周同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偉大的戰(zhàn)士……他從這里起始,一生奉獻于共產主義事業(yè),畢其一生……他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也是世界人民的偉大兒子……我們永遠懷念他?!?br>我就要離開時,在住房一角一個不起眼的展柜里,偶然發(fā)現了一件從來沒有看到過的珍貴文物,淡黃紙復印件,是周恩來1929年7月下旬回國的時候,帶回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執(zhí)行委員會給團中央的一封報告。里面寫著對他的評語:“周恩來——浙江,年二十六,誠懇、溫和,活動能力富足,說話動聽,作文敏捷,對主義有深刻的研究,故能完全無產階級化。英文較好,法文、德文亦可以看書、看報。本區(qū)成立的發(fā)啟(起)人,他是其中的一個。曾任本區(qū)三屆執(zhí)行委員,熱心耐苦,成績卓著。1924年7月20日?!笨上覜]有攝像、復制,只能手抄,至今保存在我的《出訪筆記》中。
告別法中友協秘書長西蒙夫人時,我對她陪我尋訪周恩來巴黎故居表示深情地謝意。她卻說:“周恩來是世界名人,和平的旗手,我一向尊重他。今天有機會陪中國友人尋訪他當年在法國的故居,也是我的榮幸。我又知道了許多,使我更加欽佩這位偉人。我永遠會紀念他?!?/p>中國有那些名人出國留學?老一輩的有很多,那個年代出國是時尚和救國的途徑。
去法國的有很多,包括鄧小平。最值得一提的是:1854年,容閎從耶魯大學畢業(yè)并獲得學士學位,成為中國首位留美學生。當時,留美幼童中,涌現出“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中華民國第一任國務總理唐紹儀、中國第一位大學校長蔡紹基等歷史名人。

海外游子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典型事例

1、報效祖國宏愿——華羅庚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后,從生活待遇優(yōu)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并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2、錢學森

1950年,錢學森同志爭取回歸祖國,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錢學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國政府迫害,遭到軟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釋放15名在朝鮮戰(zhàn)爭中俘獲的美軍高級將領作為交換,錢學森同志終于沖破種種阻力回到了祖國。

自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fā)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擴展資料

1、華羅庚個人貢獻

華羅庚早年的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盛名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華羅庚開創(chuàng)的學派,該學派對于質數分布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

華羅庚也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和開拓者。華羅庚在多復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是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

開創(chuàng)中國數學學派,并帶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培養(yǎng)出眾多優(yōu)秀青年,如王元、陳景潤、萬哲先、陸啟鏗、龔升等。

2、錢學森個人貢獻

錢學森在力學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chuàng)性工作。他在空氣動力學方面取得很多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聲速流動相似律,并與卡門一起,最早提出高超聲速流的概念,為飛機在早期克服熱障、聲障,提供了理論依據, 為空氣動力學的發(fā)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高亞聲速飛機設計中采用的公式是以卡門和錢學森名字命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此外,錢學森和卡門在30年代末還共 同提出了球殼和圓柱殼的新的非線性失穩(wěn)理論。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面和固體力學方面都做過開拓性工作;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創(chuàng)立了“卡門—錢近似”方程。與郭永懷合作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錢學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華羅庚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m.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