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本科大學生都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學歷“不夠用了”,之前大學持續(xù)擴招,能夠讀上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因為經(jīng)濟和疫情的影響,適合大學生的崗位卻沒有增加,就業(yè)反而變難了,所以大學生們漸漸覺得自己的學歷“貶值”了。
于是想要讓自己“增值”的大學生們紛紛選擇考研,提升自己的價值。每年參與考研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今年已經(jīng)有377萬大學生選擇報名考研。除了激烈的競爭,想要讀研的大學生還因為一件事情煩惱,那就是學費。

現(xiàn)在許多民辦大學的學費都有所提高,令在校大學生們更在意的是,研究生的學費好像也有所提高了,大學生們紛紛表示:自己想考的學校專業(yè)一年漲了七千元學費;想考的大學漲了一萬二;最慘的那個大學生表示,自己想要報考的大學學費從一萬一漲到三萬元。

有大學生表示,自己被浙大高昂的學費勸退了,要是一兩萬還可以接受,10萬的學費真的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得起的,真的不想再給家里增加負擔了。沒想到自己居然在考研倒計時一百天的時候換了目標院校,心里五味雜陳。
北大的全日制專碩每年要在4萬元左右;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的專碩也要五萬每年;上海交通大學的新傳專碩要15.8萬每年,非全日制的則是需要15.8萬每年。中國人民大學的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每年的學費則是17.8萬元。高昂的學費讓大學生們望而生畏,紛紛感慨也許考得上但是讀不起。
其實筆者認為,想要考研的大學生們暫且不用因為學費而放棄考研,要知道學費比較高昂的一般都是專碩,學碩的學費還都是比較便宜的,并沒有突破大學生們的心理底線。而且并不是所有專碩的學費都高達六位數(shù),大部分專碩的學費還是大學生們能夠負擔的。另外讀研期間還有一些補貼,能夠覆蓋一部分的學費,大學生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再做決定。
大學生和家長先了解好研究生補貼規(guī)定,再做決定研究生們擁有獎學金。研一開學期間,研究生們就能拿到一筆比較可觀的獎學金,生活費就有著落了;研二期間研究生們還能夠獲得一筆校級、國家級的獎學金,最高金額為2萬,還不收稅。有的學校會將教學金劃分等級,有的大學則是不會,不過無論如何這都是相當可觀的。
研究生還能擁有助學金。這個是每一個全日制的研究生都有的,有的學校每月600元,發(fā)放十個月;有的學校則是每月500元,發(fā)放十二個月;還有的學校比較“豪氣”,一年能發(fā)7200元,幾乎能把全日制學碩的8000學費抵消。有的學校的專碩也有這筆助學金。
研究生還能獲得其他獎學金。能力比較強的研究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學術成就、業(yè)界成就獲得企業(yè)資助的獎學金;有的大學還會給優(yōu)質(zhì)的生源一筆可觀的獎學金,中南民族大學就是如此;研究生們還可以參與各種比賽,級別越高的獎學金越多。
研究生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獲得收入。比如參與學校的“三助一輔”,助管助教助研以及兼職輔導員,鍛煉自己的同時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有的研究生導師也會給學生們發(fā)工資。所以綜合下來,有的研究生不僅能夠靠自己讀研,甚至還能為自己攢下積蓄,研究生們大可不必因此而放棄讀研。
綜上所述,其實大部分的研究生學費其實并沒有那么高,普通家庭還是能夠承擔的,再加上各色補貼,大學生們能夠比較輕松的完成研究生階段的學業(yè)。要知道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讀研是一個能得到很多鍛煉的經(jīng)歷,所以想要讀研的大學生不要因為學費產(chǎn)生畏懼心理,而是要多了解自己想要報考的學校專業(yè)的具體情況再做決定。
筆者寄語:當然讀研對于大學生們的考驗并不是只有競爭激烈的考試和高昂的學費,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有的大學并不給學生提供住宿。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讀研并不是單純地接受教育,還是對自己的投資,大學生們不妨考慮自己的“投資回報率”,再決定是否要讀研究生。
今日話題:你覺得什么樣子的大學生適合讀研究生呢?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