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揭榜,國家級貧困縣會澤又一次不負眾望,27名學子高中清華、北大,這一喜報全省振奮。據統(tǒng)計,自2010年以來,8年時間會澤縣考入清華、北大的學子已達109名。其中,茚旺中學73名,其余36名為會澤一中、會澤實驗中學學生。全縣教育事業(yè)在全市縣區(qū)中實現“8年八連冠”。
金榜題名喜報頻傳,寒門學子路徑何在?
茚旺中學校長付飛一語道破天機:“教師善教,學生苦讀,官、民重教。”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孔子倡導師德師風的綱領。“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是唐朝韓愈對教師本質的概括。
歲月如梭,千年輪回。這些至理名言今天在會澤縣教育界依然生命力旺盛,被詮釋得栩栩如生。
茚旺中學秉承“以德立校、質量強校、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沿著“高站位決策、低重心運作、零距離服務、精細化管理”的辦學策略,牢記“以事業(yè)為重、從大局出發(fā)、為師生著想、對未來負責”的辦學宗旨,提出“制度第一,校長第二”的管理原則,全面落實“管教一體化”“研訓一體化”要求,大力實施規(guī)范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做到了苦干實干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最佳結合,形成了“特色+特長”的育人模式。
教師是辦學的第一資源,是學生成才的第一要素。茚旺中學為推進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的名師、名牌、名校戰(zhàn)略,提出了“思想引領,制度規(guī)范,研訓提升,考核激勵,班子垂范,人文關懷”的工作思路。通過深入開展“教育好一個學生,幸福一個家庭”“辦好一所學校,幸福一方社會”“每天進步一點點,茚旺因我而精彩”“責任勝于能力,執(zhí)行勝于雄辯”等思想教育活動,強化師德師風,提振教育信心。通過實施崗前培訓、名師工程、青藍工程,積極推進“上崗適應,半年勝任,一年過硬,兩年出成效,三年是骨干,四年成名師”的年輕教師培養(yǎng)計劃,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搭臺子、壓擔子、指路子、出點子”。每年組織開展“一評三考”工作,把教職工置于社會公眾監(jiān)督下。“一評”即:組織師生、家長對教師無記名測評。“三考”即:教學過程的考核、教學成績的考核和每年一次專業(yè)筆試。教學過程的考核和教學成績的考核由學校自行組織實施;專業(yè)筆試由縣教育局組織教師與畢業(yè)班學生同時參與第二次省統(tǒng)測,筆試結果全縣通報。學校班子成員不僅要做師德師風表率,還要當好工作能手、業(yè)務標兵,7名校級領導均在一線上課,且有4人兼任班主任工作。
高尚的師德,精湛的業(yè)務,是確保教育教學成績又好又快的根本。茚旺中學現有省級骨干教師2人,市級骨干教師5人,縣級骨干教師64人。5位教師獲得會澤縣“名師帶徒證書”,4個學科66名教師分別被吸納為云南省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名師工作室成員和學員。楊順武所主持的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為云南省僅有的三個之一、曲靖市唯一的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一大批教師在國家、省、市、縣組織的課堂教學技能競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