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這個問題,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有哪些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有什么答題技巧
國考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解題技巧,如:

錯位加減法
分子、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分數的數值保持不變。
當題中各個選項形式相同、數量級相同,只需考慮結果的有效數字,計算結果一般不需要考慮小數點。
有效數字法
一個數從左邊第一個不為0的數字數起一直到最后一位數字,稱為有效數字。
即,把一個數字前面的0都去掉就是有效數字。
尾數法
通過題干結果的末一位從而得出答案。
1)根據選項確定計算到末幾位;
2)以小數點后位數多的為準,不足的在后面補0;
3)先加后減。
特征數字法
將百分數化成接近的分數,能約分的先約分、再計算,從而化簡運算步驟。
國考備考或參考行測解題技巧
國家公務員考試過程中行測的答題有沒有什么技巧的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難度判斷法定義:難度判斷法是指根據試題的難度確定答案的基本位置?;驹?由于行測全是四選一的客觀題,所以無論如何答案都在ABCD這四個選項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試題設置的原則,答案分布應當均衡,因此各個答案出現的機率要差不多。到底在不同的試題中,哪種題的答案放在哪個位置?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難題的答案放前邊,易題的答案放后邊。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斷難題和易題。難題是指試題涉及較多的知識和信息,信息之間縫隙太大,試題與答案之間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聯(lián)系的題。易題是指試題內容為廣大報考者熟悉,多數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題。由此,總體來說,難題的答案在AB,易題的答案在CD。那么,又怎樣確定哪個答案在A,哪個答案在B呢?一般說來,難得無從下手的答案在A,很難但可以倒回去驗證的答案在B。易題中哪個選C,哪個選D呢?一般說來,估計多數人都做得起的題答案在D,估計多數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較多時間的答案在C。簡而言之,就是最難的題答案常在A,最易的題答案在D。很難但可以倒回去驗證的答案在B,容易但費時的答案在C。例:對某單位的100名員工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他們喜歡看球賽和電影、戲劇。其中58人喜歡看球賽,38人喜歡看戲劇,52人喜歡看電影,既喜歡看球賽又喜歡看戲劇的有18人,既喜歡看電影又喜歡看戲劇的有16人,三種都喜歡看的有12人,則只喜歡看電影的有A、22人 B、28人 C、30人 D、36人(05中央A)我們先根據難度來判斷,這道題有多難。如果以很難、難、易、很易為四級的話,估計這道題的難度為“很難”。因為看了之后,發(fā)覺這道題的答案和題之間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一般人簡直無從下手。這時候,放棄做題是必要的,但放棄答案是不行的。這時候,你就選擇A,對這種牛吃南瓜開不起頭的答案選A的正確率非常高。我們來看考過的題中的難題與答案分布。
二、對數學運算比較有效的方法——聯(lián)系法聯(lián)系法是指數字之間存在著一些必然聯(lián)系,通過這些聯(lián)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離速度的題中,出現了7和21、4和12等數字,你要聯(lián)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關,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數字有關。例:甲乙丙三人沿著400米環(huán)形跑道進行800米跑比賽,當甲跑1圈時,乙比甲多跑了1/7圈。丙比甲少跑1/7圈。如果他們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終不變,那么,當乙到達終點時,甲在丙前面:A、85米 B.90米 C.100米 D.105米(05中央A)我們不用做題,就看題干中的數字哪些和答案相關,看能否選出正確答案???800,1,1/7,1/7。你覺得最可能跟哪個數字有關:85, 90,100,105。應當想到,最核心的數字有3個:1,7,8。這樣,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數是5的有關??梢哉fA、D都不是答案。在90和100中,哪個更接近答案呢?1001因為比較明顯的感覺是100×(7+1):800。所以選C。這樣,我們就繞過了從題中算出答案的麻煩。三、對邏輯判斷比較有用的方法——驗證法驗證法是指將選項帶人題干的關鍵處來驗證其正確性的方法。四、對言語理解與表達有效的方法——關鍵詞法關鍵詞法是指對言語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詞語,從而將其組織起來表達符合題干的意思。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題干往往比較長,如果考生要認真地閱讀,有些題可能1分鐘都讀不完。這時候,考生就要“好讀書不求甚解”、“觀其大略”,用歷史文化殘余與歷史重構法的方式,將快速閱讀過后頭腦中殘存的信息組織起來,在答案中尋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內容的選項。五、最簡單的辦法——造句法.造句法是指按照相關句式結構造出一個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適用于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因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間具有異質同構性。六、最憑感覺的方法——座標法座標法是指根據已有數字所處的座標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另一個數字的座標。座標法適用于數字推理,特別適合自然數的類比推理。一般的參考書上是采用二級特級或三級特征來進行推理,遠沒有座標法進行推理來得形象、快捷。座標法在操作時就是將給定的幾個數字的橫座標分別設定為1、2、3、4、5、6„„,縱座標就是該數字本身。這樣,我們就能比較明顯地看出數字之間變化規(guī)律。但這種稍嫌抽象,對于數字極大、極小的都需要加上感覺才能判斷。一、確定最優(yōu)做題順序要考慮的原則首先,在假定題目無法100%做完的情況下,必須優(yōu)先做完自己平時訓練時候正確率最高,相對最擅長的部分。其次,在時間緊迫,且題目難度差異較大的情況下,必須優(yōu)先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快速做完相對難度較小的題目,為以后相對的難的題目贏得時間。再次,考慮評分的權重,行政能力測試135道題目100分。一個比較合理的評分標準是根據每個部分題目難度的差異賦予不同權重。高難度的類型的題目賦予的分值高,難度較低的賦予較低的分值。一個大家比較認同的評分權重供大家參考: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總共30個題目,每個題目0.8分,共計24分;數量關系部分,總共20個題目,數字推理每個題目0.7分,數學運算每個題目0.8分,共計15分;判斷推理部分,總共4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6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演繹推理每個題目1分,共計31分;常識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0分;資料分析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從這個角度上講,資料分析和演繹理解題目是含金量較高的題目,而常識判斷、圖形推理、類比推理是含金量較低的題目。二、確定最優(yōu)做題順序的程序1.一般來說,整個行政能力測試的試卷中,常識和類比推理部分是公認難度較低的部分。因此,此部分一般應該優(yōu)先考慮在短時間內快速做完。2.做題的第二階段,優(yōu)先考慮難度中等、既包含簡單數學計算的又含有大量嚴于閱讀的題目,即同時參考分值的權重安排一下做題順序:邏輯推理、定義判斷、資料分析。3.考慮到每個人的智力模式不同,有的對數字邏輯特別敏感,有的則有很強語言能力天賦。因此,考生要根據平時的訓練,找出自己究竟擅長數量關系部分,還是擅長演與理解部分。對于擅長語言的考生,言語表達必須放在數量關系與圖形推理前面完成。對于擅長數學、邏輯能力強的考生,則必須把數量關系和圖形推理放在言語理解前面。4.每個考生可以根據平時對每一部分做題的正確率和花費時間的多少重新校正以上的做題順序,并充分照顧到自己平時的做題習慣。否則,在緊張慌亂的考場中,不按試卷試題排列順序做題切違反了自己平時的做題習慣,很容易因為意外的負擔造成適得其反結果。行政職業(yè)能力定義判斷答題基本規(guī)律一、定義判斷的要素定義是由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lián)項三個部分組成的。被定義項就是通過定義來揭示其內涵的概念;定義項就是用來揭示被定義項內涵的概念;聯(lián)接被定義項和定義項,組成定義項的概念是定義聯(lián)項。例如:“意外事件是指因當事人故意或過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發(fā)生的事故”,其中“意外事件”就是被定義項,“因當事人故意或過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發(fā)生的事故”就是定義項,“是指”就是定義聯(lián)項。二、定義的特征概念具有兩個基本特征,即內涵和外延。概念的內涵就是指這個概念的含義,即該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對象所具有的本質屬性。如“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其中“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的內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這個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對象的范圍,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務或事物。例如商品的外延就是古今中外的一切商品。
三、定義判斷的邏輯方法在對定義判斷進行解析之前,首先介紹一下定義的邏輯方法:(一)“屬”加“種差”的定義方法就是通過揭示概念最鄰近的“屬”概念和“種差”來明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一般可用公式表示:被定義項=種差+鄰近屬概念。具體解釋如下:第一,被定義項的鄰近屬概念,即比被定義概念范圍更大、外延更廣的概念,以確定被定義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屬于哪一類事物。第二,被定義項的種差,即指被定義項的這個種概念與同屬于其他同級種概念在內涵上的差別,這種差別也就是被定義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同其他對象的本質區(qū)別。第三,把被定義項同屬加種差構成的定義項用定義聯(lián)項聯(lián)結起來,構成完整的定義。例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動物。解析:這是給“人”下的定義。其中,“人”的屬概念是“動物”,確定人是動物這類事物中的一種;“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是種差,是將人與其他動物相比較而得出的本質差別;“是”是定義聯(lián)項,它把被定義項與定義項(屬+種差)聯(lián)結起來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定義。(二)四要素分析法定義中通常包含四項要素,即主體、對象、主觀要素和客觀要素。這四項要素可能全部出現在題干的定義當中,也有可能只出現其中的一項。但是,根據對這幾年公務員考試的命題情況的分析來看,一般出題人不會把這四個要素同時作為考查點,只是會選擇其中的一項、兩項或三項。1.主體,就是行為或事件的發(fā)動者、當事方,如果選項不能滿足定義中對主體條件的要求,即可排除。2.對象,是指行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即某些定義必須針對某些特定的對象,如某些單位和個人。3.主觀要素,即行為者或事件的當事人主觀上具有什么樣動機、意圖、追求一種什么樣的目的。4.客觀要素,指客觀上實施了什么行為,采取了怎樣的行為方式,達到了一種什么程度,造成了一種怎樣的結果。(三)定語中心詞分析法在題干中沒有明顯的主體、對象、主觀要素或客觀要素的情況下,而且題干中有一連串的定語的情況下,建議采用定語中心詞分析法。中心詞表示的是行為或事件的一個大類,也就是邏輯上的“屬”,定語是對中心詞的的限制或修飾,使這個大類進一步縮小、精確化,在邏輯學上我們稱之為“種差”。題目既有可能同時將定語和中心詞作為考查點,也有可能中心詞并無特殊之處,題目的考核點重在對定語中所設定的條件。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yè)知道提問。也可關注杭州華圖教育的官方網站,了解更多關于浙江事業(yè)單位考試的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yè)知道提問。
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有哪些
(一)測試內容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yè)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jié);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tǒng)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公務員考試行測該如何準備
旺黔誠大樹職教給大家做出解答!
公務員考試行測如何備考?復習公務員考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行測,很多人看過了書,也做了真題,但總是考不出好成績,我覺得這與復習的效率有關。一個良好的復習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如何備考公務員的行測的相關內容。
第一步,全面認識行測和申論,學會做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的是公務員,公務員是我國唯一擁有國家行政管理和行政執(zhí)法權力的群體,那么公務員需要具備什么素質呢?為什么公務員考試行測和申論要這么考察?考生需要全面了解,了解公考底層邏輯,培養(yǎng)公考答題思維,學會做題,方能提高效率。
第二,加快答題速度
在公務員考試筆試中,時間通常是不夠用的,“時間不夠用”,是考生在考場上永遠的痛,特別是《行測》試卷,行測是客觀題,從所考察的知識點來看,行測并不難,但因為時間有限,在歷年行測考試中,尚未出現過滿分試卷。
行測考察的不僅是考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是考生一種能力,要求考生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正確的決策。申論幾千字的長篇閱讀材料,考生需要在短時間內全面掌握,做出正確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相應對策等等,總之,提高答題速度,是拿到高分的前提。
第三,模擬測試,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在解決會做題,答題快的難題以后,還需要從整體上檢驗自己的能力,全真模擬,查缺補漏,逐一突破。有空的時候可以買一套真題或者模擬題,限時地去做?;蛘吒鶕约浩綍r做的錯題,給自己出一份“試題”,同樣地限時去做。做題時保持環(huán)境安靜,盡可能地為自己營造“考試”的環(huán)境。多實踐,然后衡量自己的能力達到什么水平。
如何高效率復習公務員行測考試第一輪復習,注重教材。大概用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把公務員考試教材復習一遍,要細致,不能只去看,要去做上邊的例題,再從例題解析中尋找答題思路。要把數量關系、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常識和資料分析五大部分爛熟于心,掌握每一部分的答題技巧,以便在后期提高做題速度與正確率。
第二輪復習,真題演練,注重效率。公務員考試出題思路從歷年真題中可以看出端倪,一定要去做真題,而且做每一套真題都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真題可以重復去做3遍以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出題人的想法。同時,注意總結,把錯題寫在糾錯本上,以便以后可以再去查看。
第三輪復習,以查漏補缺為主。把錯題本拿出來,查看自己易錯點,再去思考一遍,體會出題人設置的陷阱,以防再次陷入誤區(qū)。
三輪復習完成,剩下的就是以平常心進行考試,注意答題順序,可以先做資料分析,計算題放在最后邊,前千萬不可死摳一道題不放,白白浪費寶貴時間。按照上述步驟,我相信,您一定會有一個好成績。
怎樣提高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速度一、不求做完,只求做得更快更多。行測作為對考生行政職業(yè)能力傾向的測驗,本身就應該有較高的速度要求,因此多數人不能按時答完所有題目是正常現象。面對著一百多道試題,你需要有一顆平常心。對那些偏題、怪題、自己根本不會的題,要毫不猶豫地舍棄,在這些題上空耗時間是毫無意義的。你得把自己會做的題做完做對,把自己不太會做的題盡量做對,把自己不會做的題放到最后去“蒙”,全憑運氣。這樣你就能超水平發(fā)揮,沒有遺憾了。
二、解題順序:先問題——后內容——再選項面對一道題時,我們應先看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了解問題就去讀題干題肢那么多文字,在時間上是一種浪費,對于回答問題來說,,還沒搞清楚是問的什么就盲目分析,相當于盲人摸象,往往結果只能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此外,考生一定要看準問題,因為問題往往暗藏陷阱。比如:
①下列各項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這是讓考生選擇與文意相違背的。
②下列各項不符合媒體觀點的一項是()。這是讓考生找出與材料中出現的媒體的觀點不同的一個,考生千萬不要錯選成與整個材料觀點相左的內容,那就白白丟分了。
三、對內容進行壓縮刪枝削葉取枝干:關注句號,逐層進行句與句、詞與詞的比較,刪除原文段中的次要信息,保留其中最主要的信息。去偽存真合要求:根據題目要求,逐層、逐句篩選能直接表述題目要求的信息的語句,并對篩選出的語句進行轉換。把事實壓縮成論據,只陳述最基本的事實;陳述中結合進材料組織者的傾向和觀點。
避虛就實抓要素:片段中并非句句都是重點,往往虛實相間,需要深入辨析,根據題目內容,捕捉要素。篩選整合網要點:有些語段,信息要點比較分散,其內涵是若干要點組合而成。在壓縮語段時,要對文中信息要點加以整合,使得歸納的內容全面、完整,不遺漏。
四、主旨題抓住兩條核心策略主旨題是片段閱讀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題型。主旨題的考查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它還是解答其它題型的基礎。對于主旨題,我們要掌握以下兩條核心策略:利用關聯(lián)詞語推斷文章主旨、利用文章結構推斷文章主旨。
從文段的微觀角度講,關聯(lián)詞語起著關鍵的作用,它是句與句之間關系承接的載體,同時也是文段主題句的標志所在。因此考生在閱讀文段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關聯(lián)詞的標注與提示,從關聯(lián)詞語切入,從而快速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
從結構形式入手比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就是說,把結構層次弄清了,也就比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段落的結構形式主要有總分式(總—分、分—總、總—分—總);層進式;并列式;對比式等。認清了文段結構,要點重點也就找到了。
以上是旺黔誠大樹職教給大家整理的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內容,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學習更多關于公務員考試和事業(yè)單位考試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貴州旺黔誠大樹教育官網具體了解!
公務員考試,行測蒙題技巧有哪些
公務員考試行測蒙題技巧如下面幾張圖所示!
202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趨勢分析及備考建議!
行測有哪些模塊?如何復習?
言語理解: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與表達均考查40道題目。其中文章閱讀只在省級中考查;2020年國考中省級和市地級言語理解差別加大,選詞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三個題型題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備考策略:選詞填空題目是易錯題型,需長時間備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語境分析、詞語辯詞等解題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蘊”積累。
數量關系:近四年考查計算問題21道,行程問題5道,工程問題6道,排列組合5道,概率問題6道,幾何問題7道,函數圖像4道。數量關系除常規(guī)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夠結合整除、特值、比例、盈虧等技巧性方法解題,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判斷推理:在國考中,邏輯判斷、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是四大??碱}型,每種題型均考查10道題。市地級有5道題目是以一題五問的形式考查。圖形推理市地級比副省簡單。定義判斷命題形式更加靈活,以詩句、俗語、古文以及圖片等呈現。類比推理側重考查概念間關系和常識。
(一)圖形推理
1.考查重點:圖形共性、數量關系和立體圖形。其中圖形對稱性、相對位置等考查頻率較高;立體圖形考點多樣、難度大,包括空間折疊、三視圖、截面圖和立體拼接等。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每日一練,培養(yǎng)圖形敏感度,明確解題思路。
(二)定義判斷
1.考查重點:??忌鐣W、心理學、文學、法學以及管理學等學科概念。
2.備考策略:掌握定義判斷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義內涵,積累社會熱點、拓寬常識儲備。
(三)類比推理
1.考查重點:經驗常識中的功能關系、加工關系、職業(yè)關系,言語關系中的詞義關系,邏輯關系中的概念間關系。
2.備考策略:掌握基礎考點,常態(tài)思維,分析詞項間本質關聯(lián)。積累常識。
(四)邏輯判斷
1.考查重點:必然性推理重點考查假言命題、綜合推理和樸素邏輯。可能性推理側重考查加強型、削弱型、前提型;從論證模型上看,求異論證和實踐論證等考查頻率較高;其中,選項力度比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關注的重點。
2.備考策略:邏輯和生活思維大相徑庭,需系統(tǒng)性學習以轉換思維,大量刷題掌握推理規(guī)則和??颊撟C模型,進而形成高效解題的思維路徑。
資料分析:每年均以考查增長、比重、平均數、倍數為主,覆蓋了80%以上的題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較或求值、也會多考點結合考查。與此同時,還存在部分查找類題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數據查找能力。備考策略:資料分析每年的考點基本沒有多少變化,是行測成績能有變化的突破點。把握常規(guī)考點,勤加練習,很容易有一個漂亮的分數。
常識判斷:
1、平時多關注熱點素材和新聞,比如說利用抖音平臺、頭條平臺、以及各類公眾號進行知識的積累,各大類平臺都是相應的知識整理,都可以進行搜集整理。
2、做題過程當中及時把自己的錯題進行收集整理,將個套模擬卷之間的異同點找出,然后進行查缺補漏,對于已知的知識點,可以加深記憶,對于未知的知識點,需要著重的去補充。
以上是旺黔誠大樹職教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學習更多關于公務員考試和事業(yè)單位考試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貴州旺黔誠大樹教育官網具體了解!
關于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