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種“法不責眾”的想法,那


原標題: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種“法不責眾”的想法,那就危險了!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種“法不責眾”的想法,那

1 過年回家,見到還在上小學的小外甥,本著互相傷害的“惡念”,問道:“寒假馬上就結(jié)束了,你的作業(yè)寫的怎么樣啦?”沒想到小外甥一副“作業(yè)是什么?和我有什么關系?”的表情說:“基本上沒怎么寫?!睂τ谶@個答案,我完全意想不到?!半y道你們開學老師都不會檢查嗎?”“不是啊,我之前給班里好幾個同學打過電話,他們都沒有寫完作業(yè),既然有這么多墊背的,我還寫什么~再說了,假期時間這么短,怎么可以把全部的時間用在寫作業(yè)上呢?”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種“法不責眾”的想法,那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種“法不責眾”的想法,那

坐在一旁的姐姐也很無奈:“唉~每次我和他爸爸問他作業(yè)完成的怎么樣了,他就會用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搪塞我們,再加上過年期間家里人來人往,他更沒有心思寫作業(yè)了。熊孩子在眼前晃啊晃,我們盡全力抑制住提醒他先寫再玩的沖動,耐心地等孩子歇夠,之前還給班里好多同學打電話,聽到他們的作業(yè)也沒做完,就一副‘萬事大吉’的樣子,我和他爸爸真的是無能為力。”

2“喂,快期末考試了,你數(shù)學復習了沒有?”“還沒呢,沒事~班里的同學好多沒復習的,怕什么~”“聽你這么說我就放心啦,那我也不復習了,玩游戲去啦~”這樣的對話大家一定不陌生吧,甚至很多小伙伴在上學時期都說過類似的話。

我試著分析了一下小孩子的心理,如果全班只有一兩個學生沒有完成,那多少還是會擔心害怕,但是如果全班有一半同學沒有做作業(yè),這無疑助長了孩子的氣焰,心想,反正也有這么多同學不寫作業(yè)了,不差我一個,我就不信老師能懲罰這么多人!就算要懲罰,還有這么多同學一起,怕什么!

這讓我想到中學時候的一件事:有一次,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口頭布置了一項預習作業(yè),但是第二天課堂上,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對新的內(nèi)容并不熟悉,顯然沒有完成前一天布置的預習作業(yè),于是在班里問:“大家是不是把我布置的預習作業(yè)當成耳旁風了!班里沒有預習的同學給我站起來!”1秒、2秒、3秒......陸陸續(xù)續(xù)站起了幾名學生,正當我猶豫該不該站起來的時候,班長緩慢地站起身來,可能是因為看見班長都沒有復習,一下子,班里近半數(shù)的同學都站了起來,我感覺一下子有了底氣,“騰”地站了起來,感覺班長都沒完成,那自己不完成也就理所當然了。其實,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孩子認為即使犯了錯誤應該受到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干,也就不好懲罰了。如果孩子一旦有了這種“法不責眾”的想法,那就危險了!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過馬路。

許多人都認為一個人闖紅燈是違法的,但是一群人一起闖紅燈就可以肆無忌憚,即使是交警在旁邊也無法制止,因為他們既管不過來,也害怕淹沒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當中”,這就是網(wǎng)友們所謂的“中國式過馬路”。諸如此類的事情數(shù)不勝數(shù),究其根源在于人們心中的“法不責眾”觀念的影響,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法不責眾是指當某項行為具有一定的群體性或普遍性時,即使該行為含有某種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對其也難予懲戒。“法不責眾”在很多人生活的觀念與現(xiàn)實的實踐里似乎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而有些孩子幾乎不假思索就可以將“法不責眾”作為自己犯錯誤的擋箭牌。

一時的“法不責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法不責眾”心理的慫恿下,孩子慢慢習慣了這種處事方法,以后可能會產(chǎn)生更加可怕的后果。

3 一名老師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孩子們的心智上都不夠成熟,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隨波逐流,在骨子里就認為學習不是為自己而學的,他們之所以會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除了他們的主觀問題,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家長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這種心理變化,任其發(fā)展,導致孩子自毀前途。

作為家長,遇到這個問題,應該和孩子耐心溝通:“是的,別人的確錯了,那我們也要跟著錯嗎?那其他人沒有能力也沒有這個覺悟為自己負責,你也要嗎?如果你從眾,如果你跟著錯,最起碼你也錯了,你需要為自己負責!”

孩子的心理問題,總是會被父母所忽略。大部分父母會認為小孩能有什么心理問題,不需要他們操心柴米油鹽醬醋茶,又不需要他們擔心家庭的事情,他們只需要學習就行了,哪兒來那么多的心理問題。而這樣的認知,往往會讓他們錯失了解孩子心里想法的最佳時期。

研究顯示,約15%的兒童存在心理與行為問題,這一數(shù)據(jù)遠遠高于其身體發(fā)育和軀體健康方面的問題。無疑,孩子心理成長中的亞健康問題尤其值得父母的關注。所以,為了不讓孩子產(chǎn)生這種念頭,防范于未然,頭條君呼吁各位家家長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問題,我們家長一定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m.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