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明確要求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yè)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jiān)督的運行機制,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為國家科學選拔人才,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謴腿珖y(tǒng)一高考40多年來,伴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及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高考招生制度不斷改進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考試招生體系,為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基本符合中國國情的人才選拔道路。這一制度總體上符合國情,權威性、公平性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但也存在一些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主要有“唯分數論”影響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等。

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作為黨中央確定的重大政治任務,是黨中央、國務院直接領導和推動的重大改革。新高考改革明確要求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yè)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jiān)督的運行機制,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為國家科學選拔人才,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
新高考改革后的變化
招生錄取模式的變化
現行夏季高考的招生錄取模式是由招生學校依據考生的高考總成績擇優(yōu)錄取考生。改革后高考采用“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即:由招生學校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擇優(yōu)錄取考生。
完善綜合評價招生制度
改革后,參加綜合評價招生的考生綜合成績,由“夏季高考語文、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成績+高??己顺煽?含筆試、面試等)+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成績”等按比例形成,高校招生見分又見人,打破高?!耙话殉咦舆x才”的局限性,使更多學有專長的學生有機會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