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答案從十一月下旬的感恩節(jié)開始,一直到圣誕節(jié)、新年,這段時間在美國被稱作是“節(jié)日季”(Holiday Season)。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是美國人的的家庭團聚節(jié)日,像我們中國人的中秋節(jié)、春節(jié)。感恩節(jié)第二天“黑色星期五”是一年一度的全國瘋狂購物日??梢哉f,節(jié)日季是一段美國人吃喝玩樂、盡情享受的時光。
來到美國的留學生也把節(jié)日季當作是一個了解美國文化兼放松享受的好機會。去美國人家做客、到各處旅游、與朋友同學party、shopping,這些都是小伙伴節(jié)日里的主要“日程”。
其實,在節(jié)日季里還有這樣一件事,它能幫助小伙伴更多地了解美國文化,更好地融入當?shù)厣鐣?,那就是做慈善,因為這也是美國人節(jié)日里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慈善,聽上去像是個“高大上”的主題,這里我們不去探討美國慈善的歷史由來和深刻意義,也不去討論巴菲特,比爾蓋茨等億萬富翁們耀眼的捐款事跡,我們只談普通百姓的草根慈善之舉。因為全美的所有慈善捐款中,來自公司企業(yè)和其他機構(gòu)的僅占15%,85%是民眾個人捐的,其中又有70%來自普通百姓。雖然美國人寅吃卯糧,負債享樂是普遍現(xiàn)象,但他們?nèi)匀槐A袅藢γ糠倍嗟哪季杌顒拥臒崆?,甚至那些低收入的人也是如此。而很多人的慈善行為又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在美國,做慈善不僅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tǒng),更是一種以家庭、個人為載體,貫穿于日常生活的全民行為。很多人從小看到別人做慈善,或是接受過慈善團體的幫助,耳濡目染,把“樂善好施”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比如說做義工,大部分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有參與,名牌大學在錄取時還把這當作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標準,用它來衡量一個人是不是有服務(wù)社會的奉獻精神。而很多老年人退休后義務(wù)地在小學校、圖書館、醫(yī)院里為他人服務(wù)。
有統(tǒng)計資料表明,美國現(xiàn)在成年人口中有近一半人志愿捐獻他們的業(yè)余時間,每年捐贈的總額達到200多億小時,這相當于1000萬人全職干上一年,而如果按平均工資每小時10美元計算的話,則價值約為2000億美元。全美有超過89%的普通家庭在為約100萬個慈善機構(gòu)提供各種形式的捐助,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全民運動”

回到節(jié)日慈善的話題。在節(jié)日期間,人們除了為各種慈善機構(gòu)團體捐款,還有很多節(jié)日特色的活動。如人們把買來的各種食品送到以幫助窮困人口聞名的救世軍、食物銀行(Food Bank)等組織,而一些人再到這些地方“義務(wù)勞動”。筆者認識的一位華人工程師介紹說,他們公司的研究部門有個傳統(tǒng),每年感恩節(jié)前,幾十個工程師開車到很遠的Food Bank勞動半天,幫助把捐贈的食物分類打包,他說那是非常辛苦的體力活,可是大家都會參加。
節(jié)日季的周末,在一些十字路口人們常常會看到一些為慈善機構(gòu)募捐的人,他們身穿標志鮮明的服裝,手拿口袋或盒子,穿梭在等紅燈的車輛間,很多人會搖下車窗捐出幾塊錢,而這些不停奔走的人都是義工。
而在美國大部分地方都會看到這樣一道節(jié)日風景,在很多大商場和超市門口都站著一位戴著紅色圣誕帽的先生或女士,手里不停地搖著一個鈴鐺,向過往的人們說著“節(jié)日快樂”的祝福話。他們旁邊掛著一個紅色的鐵桶,進出的很多人都會停下腳步,把錢放到桶里。別誤會,他們不是乞丐,他們在為救世軍的紅鐵桶項目募捐,這個項目的目的是讓窮人在圣誕節(jié)期間能吃飽穿暖,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圣誕節(jié)禮物。每年美國各地人們放到紅鐵桶里的錢達到上億美元。一個小鈴鐺,一個紅色鐵桶,已經(jīng)成為圣誕季節(jié)樂善好施精神的象征之一。而那些搖鈴人幾乎都是義工,來自各行各業(yè),有的人堅持做了幾十年。

提到海外留學,人們總喜歡談?wù)撨@樣一個話題,“如何克服文化沖擊,融入主流社會?”“主流”這個詞有太多不同的解釋,我們不妨換個說法,“怎樣融入你所在的社區(qū)?”因為只有融入周圍的人群中,你才會有一種群體歸屬感,不再是邊緣人。
為了“融入”,很多留學生在努力嘗試,與當?shù)厝肆奶臁①┣?、泡吧……現(xiàn)在,節(jié)日季給留學生提供了一個“融入”的好機會,那就是做慈善。
不同于從小在“做慈善”的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的美國年輕人,國內(nèi)來的留學生大多對此感到陌生,不知該從何處下手。其實很簡單,因為在美國“慈善”不是富人的特權(quán),門檻很低。比如,你可以用半天一天時間去一些慈善機構(gòu)幫忙,這正是缺人手的時候,在那里你會結(jié)識很多樸實善良的普通人。平日在街頭上、商場里遇到募捐的,你不必一擲千金,只需用口袋里的零錢來表達你的善意,你就會收獲對方熱情的節(jié)日祝福。更重要的是,在做慈善的過程中,你會得到歡迎、受到尊重和接納,你,和你所代表的留學生群體在當?shù)厝诵睦锊辉偈恰澳吧恕薄?br /> 其實每個小伙伴在美國都或多或少接受過當?shù)厝藥椭?,如有的留學生被免費輔導英語,有的被邀請到家里過感恩節(jié),有的得到自己需要的二手家具和家電等等。
廣義上來講,每個國家,每個社會都不可能為所有人提供完善的保障,以普通人互相幫助為核心的慈善就是不可或缺的補充。在慈善這個大機器里,有人需要,有人得,就必須要有人施,這樣機器才能有足夠的能量不斷轉(zhuǎn)動下去。狹義上來講,慈善不僅對社會對他人有益處,做慈善者的精神世界也因此得到提升。
對于小伙伴們來說,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主動尋找做慈善和義工的途徑和機會,無疑是挑戰(zhàn)自我。最開始,你的收獲也許就是進入了當?shù)厝说娜ψ樱c周圍的人有更多的關(guān)聯(lián),不再隔膜和孤立。然而堅持下去,你對慈善文化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漸漸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留留學讓更多的小伙伴們一起來解決關(guān)于留學的問題,
歡迎參觀我們?nèi)?0/65/35/724(知道咖啡),
這里可以隨問隨答,讓留學變得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