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賽市市徽
帕賽市(Pasay City),又譯巴西市是馬尼拉大都會(首都圈)的一個城市。帕賽市位于馬尼拉的西南方位置。1947年6月21日由鎮(zhèn)級升格為市級,在美國殖民時代就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城市。在帕賽市居住的人,經(jīng)常在Harrison Plaza里面的Shopwise和SM Hyper Market兩個超市里閑逛。Harrison Plaza(哈里森商場)說起來也蠻有歷史的,1976年創(chuàng)立,是菲律賓第一家大型的商業(yè)綜合體。1982年到1984年閉店整修,一直開業(yè)到現(xiàn)在。從基礎(chǔ)設(shè)施上看,肯定比不過中國大城市里的商業(yè)綜合體,但是返回到1976年甚至1984年再看看,那真的超前中國好多年,最起碼那時候中國還沒有商業(yè)綜合體,而停車場到現(xiàn)在為止還能持續(xù)運營,容留二百多臺車不是問題,可見當(dāng)時Harrison Plaza個多么超前的商業(yè)綜合體。

Harrison 商場包含了SM商場,hopwise作為一個超市的品牌,我們也可以分析一下詞意,基本上就是高性價比的商場的含義,至于跟誰比那就是他們自己定義的了。反正跟小菜市場是比不了,貴的要死要死的,但購物環(huán)境還是不錯的,絕對不輸于中國的超市,只是沒有那么巨大而已。
Shopwise在harrison 商場里面Shopwise基本上每周都有其促銷活動,海報在超市門口隨便拿,而這個促銷海報對于到菲律賓的外國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xué)習(xí)英文及菲語的材料,因為有的東西就是菲律賓原產(chǎn)的,沒有英語名字會標(biāo)注菲語。這就如同中國一些原產(chǎn)的東西根本沒有英文名字,翻譯時需要把構(gòu)成這個產(chǎn)品或者食品的全部材料寫清楚,那一碗“BIANGBIANG”面翻譯成英文能寫一頁A4紙,如果沒有地方寫怎么辦,寫成漢語拼音就是了。當(dāng)然海報還有幾個作用,比如包東西,墊桌角,別想當(dāng)手紙,太厚太硬?!?br>

Shopwise的海報
對于剛來菲律賓的人,Shopwise的海報是每周必須拿的英語讀物,一次拿兩份,一份用于查字典標(biāo)注,一份用于自我考試用。如是者一個月,基本上就沒有什么超市的里的貨品不認(rèn)識了,不僅僅是英語,也包括菲語,當(dāng)然菲語不會讀,但看到這個詞會認(rèn)識,如CALAMANSI(菲律賓小青柑)。這也是算一種學(xué)英語的辦法吧。
因為任何超市里面都一定有貨架、推頭、收銀臺這些熟悉的環(huán)境,東西就在那里擺著,比如食品貨架,那就算是不認(rèn)識單詞,看包裝也能知道是吃的。完全不用擔(dān)心你買糖時,在貨架上拿會拿到洗衣粉。菲律賓人不會把本來拿的東西,突然又不想買了而隨手放在任何經(jīng)過的貨架里,而是統(tǒng)一到收銀臺時再把不要的撿出來。在中國,有些沒素質(zhì)的人在中國超市里會把不要的貨品任意放在擺放其他貨品的貨架里。
任何超市里都是賣老百姓居家過日子的各種商品,如米面糧油,日用品等。Shopwise里面還就真的沒有面粉賣,而且其他超市如果不是大型的倉儲式超市如S&R,基本都沒看到過有賣面粉。當(dāng)然面包有的是,個人認(rèn)為還是菲律賓人不會做,或者說對于面粉的料理基本上就處于“盲”階段,所以也很少看到菲律賓人買大餅,面條,饅頭之類,就是不會做,況且菲律賓是吃米飯為主。

幾乎在菲律賓的超市你看不到花生油,花生是很貴的,誰舍得用來榨油。菲律賓的油基本上是菜籽油、豆油、色拉油、橄欖有、椰子油和雜油(這個不是地溝油的意思,菲律賓真的是沒有可能具有制造地溝油的技術(shù)),雜油一般被標(biāo)注為“炸東西的油”,從成分角度看那里面東西多了,所以定義為雜油。
很多中國人到國外實在沒得吃想到的就是方便面,菲律賓超市里的方便面一般分為日系、韓系、菲系三類。中國系基本沒有,即使有也不敢吃,中國從來沒有見過,在菲律賓買過一回,太油沒法吃。日系方便面以方便面的老祖宗日清公司的系列產(chǎn)品為主,韓系方便面以農(nóng)心牌為主,菲系就多了。菲系方便面則全部沒法吃,因為會顛覆國人對方便面的認(rèn)知,無法形容,馬路邊常見的一種吃法是菲律賓方便面和米飯混合吃,菲系方便面在菲律賓食譜里基本上是“菜”的性質(zhì),大家自己腦補是個什么感覺吧。
買完東西推著購物車到收銀臺,收銀臺分的很細(xì),現(xiàn)金、支票、儲值卡、信用卡、大貨物、小框、幾件以下,從收款方式到貨物大小均有不同的收銀臺,當(dāng)然如果人少時哪個收銀臺都行,人多時就必須按照規(guī)則進行排隊了。而菲律賓超市也有一種很人性化的分類方式,就是老年人包含殘疾人(Senior Citizen)專屬收銀臺,這個在中國的超市里沒有。分門別類的收銀臺指示
菲律賓超市最大的亮點其實就在于收銀臺后面有個服務(wù)生再幫客人裝東西,不管買什么,買多少量,客人完全不動手,服務(wù)生會包裝好,再給你。雖然顯得服務(wù)意識很強,但是菲律賓人的腦子真的不怎么好,比如買總量十幾斤東西,冷凍的,食品,非食品,全部分類裝袋,一個人只有兩只手確需要拿十幾個袋子,而且每個袋子都是沒有裝滿的,為了分類而分類不會合并,不考慮客人怎么才能拿走。hopwise這個超市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經(jīng)常有活動,如折后價(Save)、買一贈一(Buy one take one)、買一送一(Buy one get one),及積分換購。普及一個小常識,Buy one take one,是買一個貨品給同樣一個貨品,比如買一瓶油贈一瓶同樣的油,而Buy one get one,是買一個貨品給另外一樣贈品,比如買一瓶油贈一個牙刷.
從超市出來就直接到了Harrison Plaza內(nèi)部,可以穿行至停車場,停車場除了正常各種汽車之外,還有三輪車(Circle Car,直接稱成為Cei-car塞卡)可以坐,但是不怎么安全。塞卡很接近挎斗摩托,但還不是一體的,而是摩托車右側(cè)焊了個斗出來用鋼筋與摩托車主體相連,這玩意雖然很方便但實在沒有安全性。而一般一輛塞卡連摩托車后座帶斗里可以裝4個乘客,名副其實的“塞”到CAR里。而沒有乘客時,就有一些三輪車司機的孩子們在停車場瘋狂玩耍,總之就是瘋跑??匆娡鈬擞械暮⒆訒焓忠X,但是絕不抱大腿,無論你說“NO”,還是擺手,他們就會跑開。對于孩子們來說要到就要到了,沒要到不糾纏。大多數(shù)時間都孩子們都在自己玩,沒工夫跟你要錢。而在菲律賓這個高度宗教信仰化的國家里,孩子要錢,陌生人給錢則意味著上帝的眷顧,因為能跟陌生人要到錢意味著可以得到陌生人的信任,說明這是一種好的運氣。而沒要到不糾纏,就是沒有取得陌生人的信任,那就拉倒吧,所以菲律賓的孩子手心向上的行為,不能單純的理解為乞討行為,而是文化或者信仰行為。
超市這個人多物品多的地方,也反映了某個國家或者地區(qū)的文化。菲律賓的超市和全世界的超市大多大同小異,只有小部分不同,但就是這一小部分才能反映菲律賓特色的文化啊。
好了,以上就是居家旅行必備之菲律賓超市購物的全部介紹,希望小編精心整理的這篇內(nèi)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訪問學(xué)校百科網(wǎng)了解更多菲律賓,菲律賓購物相關(guān)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