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步入中等收入的原因是文科生太多?到底


原標題:央行:步入中等收入的原因是文科生太多?到底選文選理?

央行:步入中等收入的原因是文科生太多?到底


央行:步入中等收入的原因是文科生太多?到底

近日,央行刊發(fā)工作論文《 關于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文章指出,我國要認清人口形勢已經(jīng)改變,對于種種問題凸顯的情況,文章針對性地提出了四大應對之策,分別是:

央行:步入中等收入的原因是文科生太多?到底

一是全面放開和大力鼓勵生育。

二是重視儲蓄和投資。

三是推進養(yǎng)老體制改革。

四是促進教育和科技進步。在第四條對策中,文章指出,“重視理工科教育,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strong>

觀點一出,立刻引起網(wǎng)友的討論:

眾多討論中,反對的聲音居多。大多數(shù)人認為,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是社會建設需要人才。

其實,“文科生”“理科生”的概念源自蘇聯(lián),而蘇聯(lián)之所以要分文理科,是因為當年 “要快速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人才”。說白了,就是實用主義。世界上高中分文理科的地方其實不多。說“理工科學生少”語義上倒沒問題……但里面透露出的想法就非常實用主義。

前些年文科生被各種歧視貶低,那會在各論壇,到處都有理科生以“我是理科生”自得,或者用“你是文科生吧?”來暗諷。也有“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民間論調……種種言論,都透露出執(zhí)此觀點的人,覺得能快速帶來實際利益的東西才有價值,認為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沒價值,至于精神價值,簡直沒有存在必要。

對于人才培養(yǎng)來說,文科人才、理科人才都是國家、父母花費大量精力資源培養(yǎng)出來的,都屬于人才。但是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階段,這就要求:

現(xiàn)代化國家建設應該先于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或者說,前期,先以現(xiàn)代化建設為重,精神文明建設為輔,后期再重視精神文明建設。

這個觀點,放在文理科討論上,就是理科生是目前國家用到的更多的人才,文科生以后才用得多。

社會需求客觀到近乎冷血,她不會在意人才背后付出了多少精力,但作為學生本身、或者家長,我們在給規(guī)劃孩子教育的時候,可以有遠見的思考下:

是要做“不夠用”的理科生,還是做“太多的”文科生呢?

歡迎評論!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m.tengyi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