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認為化學難學,由于化學的知識繁雜,因此好多學生不能考出理想的成績,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而想要學好化學是需要花費一定時間的,接下來就有掌門學堂小編為大家?guī)沓跞瘜W溶液知識點的詳細內容,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初三化學溶液知識點

溶 液

溶液的定義: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組成、性質完全相同。穩(wěn)定性:是指外界條件不變(溫度、壓強等),溶劑的量不變時,溶液長期放置不會分層也不會析出固體或氣體。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概念
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溶解某種絨織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xù)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意義在于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且可以相互轉化。
飽和溶液降低溫度或蒸發(fā)溶劑或增加溶質不飽和溶液。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線
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解里的溶解度。
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
溫度
溶解度曲線
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溶解度曲線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
溶解度曲線上的每一個點表示溶質在某一溫度下的溶解度。此時,溶液必定是飽和溶液。
兩條曲線的交叉點表示兩種物質在該溫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該溫度下,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
在溶解度曲線的下方的點,表示該溫度下的溶液是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
在溶解度曲線上方的點,表示該溫度下的溶液是該物質的過飽和溶液,也就是說,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質。
溶解度曲線變化的規(guī)律
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現(xiàn)在曲線“坡度”比較“陡”,如硝酸鉀;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表現(xiàn)在曲線的“坡度”比較“平緩”,如氯化鈉;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表現(xiàn)在曲線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結晶的方法
蒸發(fā)結晶(蒸發(fā)溶劑法):將固體溶質的溶液加熱(或日曬,或在風力的作用下)使溶劑蒸發(fā),使溶液又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再繼續(xù)蒸發(fā)溶劑,使溶質從溶液中析出。適用范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物質,如氯化鈉。
降溫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法):冷卻熱的飽和溶液,使溶質從溶液中結晶析出。適用范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物質,如氯酸鉀。
溶 解 度 知 識 點
概念: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克數(shù)。在未注明的情況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質在水里的溶解度。
氣體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該氣體(其壓強為1標準大氣壓)在一定溫度時溶解在1體積水里的體積數(shù)。
通常把在室溫(20度)下:
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質叫易溶物質;
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質;
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質叫微溶物質;
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質叫難溶物質.
可見溶解是絕對的,不溶解是相對的。
以上是由掌門學堂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初三化學溶液知識點,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怏w的溶解度和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溶解度就會越大,如果是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就會越低,大部分的固體是隨著溫度升高,溶解度就會增大,只有少部分的固體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是很大。